有人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,所以大家都知道哪些关于美食的感人故事呢?
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李安的电影《饮食男女》,爱与美食始终贯穿着整部影片,没有大场面和反转的剧情,看完之后却让人心头一暖。
《饮食男女》主要讲述了台北最了不起的名厨老朱,同是也是三个女儿的单亲父亲。
一人抚养三个女儿长大,女儿们性情各异,成年后开始面对诸多问题,年老的老父亲也渐渐变得力不从心。
但是每天他都会用自己的厨艺做上一桌美食,维系着全家的情感。
但是三个女儿先后在饭桌上宣布自己的境遇:未婚先孕、投资失败、闪婚……
这一波波“意外”让人措手不及,原本平静祥和的亲情出现裂缝,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,最后大女儿和小女儿搬离这个家,唯独一开始最想离开的二女儿留在旧居,一个完整的家,就此破碎。
后来,老朱家隔壁搬来了一位话很多的寡妇看上了老朱,很爱纠缠老朱。
老朱周旋于这些人之间,万幸,最后一家人又能团聚在一起,让我这个观众倍感欣慰。
这部电影让我最印象深刻的地方还是开头几分钟,全部在拍摄老朱做饭的情况。煎炸炖煮炒,一气呵成,让眼睛大饱口福,让人直咽口水。
小吃品牌故事怎么写?
小吃品牌故事的写作可以从品牌的起源、创始人的背景和初衷入手,描述品牌的发展历程和核心价值观。
可以突出品牌的独特特色、创新理念和对食材的追求,以及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。
同时,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细节和故事,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品牌的文化和传承。
最后,可以强调品牌的成功和影响力,以及未来的发展愿景,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你知道的关于美食的故事及有趣的事有哪些?
关于美食方面的故事与传说真的很多,无论是哪个菜系,哪道菜,大多会有一段缘源和一个出处,这方面可以关注一下“清谈就是说个够”的《风味***之菜肴寻源》。
今天就说说川菜、鲁菜三个菜系中的一个有趣的传说:
一、川菜中的【万州烤鱼】可谓是历史悠久,经历丰富
据传,当时隐居琅琊县的诸葛亮最爱吃的一道菜便是烤鱼,这种烤鱼其用料和做法与现今的烤鱼多有不同,别具特色;诸葛亮每备有家宴时,常邀几位好友共品烤鱼美味。
后来,诸葛亮离开隆中,辅佐刘备打天下;刘备成都称帝后,诸葛亮将从前制作烤鱼的名厨推荐至宫中为御厨;这种烤鱼不但他本人爱吃,刘、关、张等人也非常的喜欢吃,成了***御宴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。
诸葛亮去世后,民间有人将这种绝技烤鱼改名“诸葛烤鱼”,以此纪念诸葛亮辉煌的一生和高尚的品格;此后,这位名厨的烤鱼绝技由子孙世代相传,也为他们争得了无数荣誉;在唐、宋、明、清四朝,这位名厨家族就先后出过 13位御厨,专门为皇帝主理这道美食。
唐玄宗李隆基听说烤鱼的来历后,赞不绝口,还钦赐了“诸葛烤鱼”的名字。
但是,烤鱼绝技在民间的流传却渐渐少了,曾险些失传,后经当代名家***的发掘,并结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现代烹饪技术,最终形成了如今具有独特风格的“万州烤鱼”。
二、鲁菜里的孔府名菜【阳关三叠】儒雅十足
阳关三叠,本是一首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《送元二使安西》谱写的一首古琴曲,但在这儿却是一道著名的山东鲁菜,是孔府菜系里最为儒雅的一道菜,是被孔府厨师借用为菜名,表达主人预祝朋友旅途顺利平安的心意;此菜主要用于饯行、送别宴,是孔府的独有菜肴。
关注“清谈就是说个够”
今年28岁,这辈子最让我忘不了的就是沧州早上路边廉价的美食,售价五块钱的大饼鸡蛋。
我是张家口的,7年前由于个人原因大学毕业只身一人来到沧州这个陌生的城市,11月份的天气寒冷无比,兜里只有可怜的500元,艰难度日。
早上基本是不吃饭的,到了晌午10点左右,才会去路边阿姨的三轮车上买上一套大饼鸡蛋,一张刚酪出来的大饼,表皮还滋滋冒油,然后在铁板上打两个鸡蛋,撒点葱花,香味浓郁扑鼻而来,一些土豆丝放在铁板上,撒上阿姨自制的调料,翻炒,快熟的时候放一点辣椒油,这味道让你闻了就想打喷嚏,并且食欲大增,同时将烤肠一分为二,在铁板上滋滋作响让它热透,散发出它独特的体香。
最终,大饼在底层,鸡蛋在大饼上面,土豆丝和烤肠放在鸡蛋上面,阿姨用她油腻的双手将大饼卷成筒状,放进白色的塑料袋里,这样,一套蛋白质丰富的大饼鸡蛋就做好了。
这套大饼鸡蛋最终让我度过了寒冬,吞进胃里让我热乎乎的感觉像极了爱情💓!
美食跟故事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关联,但我们平时在外面吃东西事留心注意一下其实不难发现,很多有名的食品都有着一段故事,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:
1.涮羊肉
“涮羊肉”是名特风味。但能流传下来却和忽必烈有关。700年前,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征途中,想吃草原美味“清炖羊肉”。随军厨师马上宰羊剔肉,不料敌情突发,做“炖羊肉”来不及了,厨师忙将羊肉切成薄片,放在锅里一搅和就捞出来,放点调料送了上去,忽必烈饥不择食,吃罢迎敌并获全胜,还朝后命厨师如法炮制,并建议放了许多佐料,群臣吃后赞不绝口,忽必烈赐名“涮羊肉”。
2.腊味合蒸
腊味合蒸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,它的成名相传还与一位乞丐有关。从前,在湖南一小镇上有家饭馆,店主刘七为逃避财主逼债流落他乡,以乞讨为生。一日来到省城,因时近年关,人家就把家里腌制的鱼肉鸡拿点给他。刘七见天色已晚,早已饥肠辘辘,便把腊鱼、腊肉、腊鸡等略一洗净,加上些许调料装进蒸钵,蹲在一大户人家屋檐下,生起柴火蒸开了。此时大户人家正在用餐,且席上嘉宾满座。酒过三巡,菜已上足,忽又飘来阵阵勾鼻浓香。
主人忙问家童,还有何等佳肴,快快端来。家童只见一乞丐蹲在地上,刚掀开热气腾腾的蒸钵盖,准备受用。家童二话不说,上前端起蒸钵就走。刘七一急,紧追而来。一客人见刚出炉的蒸钵,忙伸箸夹进嘴里,连说好吃。却说此客人乃当地富翁,在长沙城里开一大酒楼。于是当面问明刘七身份,带他回去在自家酒楼掌勺,挂出“腊味合蒸”菜牌,果然引得四方食客前来尝鲜。从此“腊味合蒸”作为湘菜留传下来。
3.无为熏鸭
无为熏鸭最初的由来还跟朱元璋有关系。原来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时候家穷,给人家放牛。但是东家不给他吃饱肚子,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,便干起捉野鸭子的活计来了。他们不敢带回家去吃,就在野外割些茅草,架起火来熏烤。有时烤不熟,便埋在火灰裏,等第二天扒出来,鸭肉又香又烂,好吃极了。后来,这一做法在民间流传开来,并由安徽省无为县卖牛肉的回民马常有发扬光大,还摸索出用锯末熏鸭的独特制作工艺,从此无为的马常有***熏鸭生意做大了,而“无为熏鸭”成了风靡全国的地方风味食品。
给你讲一个57年前我们卖吃的的故事
1962年是国家最困难的一年,也是青岛市民难渡的灾害年,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特别苦,一切物品都得凭票购买,就是买斤蔬菜,都需要票。还是上级领导有主意,提前做好了备战备荒的长远打算,下令秋后多***购一些蔬菜当做储备。当时萝卜的价格比较便宜,所以那时就***购了不少萝卜胡萝卜,用赵丽蓉的话说,就是“萝卜开会”啊!
领导指示先把蔬菜委托给公司安排他们贮藏起来,等晚些市民的温饱缺乏保障时拿出来救灾,应急救命。上万斤的蔬菜就储存在坐落于台东的吴家村前,别看吴家村人不大,仅有几十户人家,但那里的人们觉悟高,守纪律。吴家村人虽知道村前存放了大量蔬菜,却没有一个人去挖、去偷的,不得不说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好,人民的思想觉悟也是高。
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春天的步伐临近,公司考虑到蔬菜的保存质量,需要将这些贮藏的蔬菜换土翻窖,让它透气保鲜。可难题就来了,这几十个大菜窖,这么大的工作量,只靠公司的职工是完不成这项任务的。公司领导犯了愁,想了又想,最终想到了亲切的人民子弟兵,于是就跑到部队求援,请求连队官兵协助他们完成这项任务。连首长听罢,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公司领导:“没问题,地方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,军民一家人,放心吧!我们一定按时到,一定圆满的完成这项任务。”随后向公司领导敬了个标准的军礼,公司领导听后十分高兴,也一把握住了首长的手表示感谢。与首长告别后,领导回到公司,组织公司上上下下的所有职工积极参加,军民联手一起干。
第二天早晨,由连首长带队全体人员来到了吴家村蔬菜基地,大家动手把菜窖挖开,把贮藏的蔬菜挖出来,在太阳下晾晒一会儿再放回去,用土埋好,保质保鲜,等急需时供应市民。
部队支援地方劳动,为地方解决困难,每个战士干劲儿十足,心情愉快,不到中午12点钟就完成了任务。怪不得说军民鱼水情,57年前的这件小事,体现的确是军民团结,军民友好,军民心连心!